「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」金塔县:牧草种植带来好“钱”景

本文转自:酒泉日报
六月的金塔, 大地葱茏, 正是优质苜蓿草收获的最佳时间 。 田间地头, 机声隆隆, 一台台收割机唱着欢歌, 来回穿梭, 将沉甸甸的果实揽入“怀中” 。
「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」金塔县:牧草种植带来好“钱”景
在金塔县鼎新镇洪号村一组种植户杨天成家的苜蓿地里, 收割机、打捆机、拉运车穿梭在其中, 杨天成正忙着把打包好的苜蓿运到指定的收购点 。
种草能卖钱?这在两年前是杨天成想都不敢想的事, 如今他家的103亩地, 光苜蓿就种了90亩, 原本不起眼的“小草”成了杨天成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。
“以前种小麦、玉米等粮食作物, 一亩地纯收入也就500元, 现在种植优质紫花苜蓿, 一年可以采收三茬, 水、肥、人工等费用比种粮食减少很多, 总体下来, 一亩地紫花苜蓿比以前种小麦、玉米能多收将近1000元 。 ”杨天成扳着手指算起了增收账 。
「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」金塔县:牧草种植带来好“钱”景
【「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」金塔县:牧草种植带来好“钱”景】“我今年养了42只羊, 种了30亩地苜蓿, 前段时间卖了24只小羊羔, 平均每只羊的纯收入在1000元左右, 一年下来, 比之前单纯种小麦、茴香能多收近50000多元, 除了留给自家的羊当饲料, 多余的还能卖掉, 这又是一笔收入, 种草养羊确实是个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。 ”金塔县鼎新镇洪号村村民张晓娟高兴地说 。
近年来, 金塔县鼎新镇大力发展牧草“订单农业”, 形成“企业+农户+合作社”的经营模式, 真正把“小草”做成了“大产业” 。
“今年我种了140亩的苜蓿, 现在正是苜蓿收割季节, 镇上给我们联系了鼎源草业农机农牧专业合作社来镇上收购, 价格也比较好, 苜蓿交售到合作社后, 就拿到了现金 。 ”金塔县鼎新镇友好村村民李红梅说 。
李红梅说的金塔县鼎源草业农机农牧专业合作社, 是一家专门从事牧草种植、加工、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牧草企业, 每年与农户签下种植销售订单, 提供原种及技术服务, 实行“保护价”收购, 让农户种植零风险 。
“合作社通过签订订单合同, 让老百姓在产品销售这一方面吃了定心丸 。 而在种植过程中, 合作社通过种植技术跟踪服务保证质量, 全程一条龙严格指导农户完成收割、打捆、晾晒、交售等 。 ”金塔县鼎源草业农机农牧专业合作社闫正军说 。
「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」金塔县:牧草种植带来好“钱”景
鼎新镇紧抓草牧发展机遇, 按照“生态优先、立草为业、以草带畜、草畜一体、循环发展”的思路,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 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草畜产业, 有效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增绿 。 今年, 全镇新增牧草种植面积8700亩, 牛羊饲养量达24.6万头, 培育牧草种植合作社5家, 牧草加工企业1家, 草畜产业链不断延伸 。
近年来, 金塔县积极引进金牧草业、水发集团、田园牧歌等牧草生产加工企业, 在航天镇、鼎新镇等区域建设牧草生产加工基地, 年销售优质苜蓿20余万吨, 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185万只, 已初步形成了“种养加”“一体化”“产供销”一条龙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新路子, 为全县养殖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。

    推荐阅读